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大发最稳最精准的老师回血计划 > 新闻动态 >
我们在评价王羲之的行、草书时,要破除“妍美”的第一印象,《兰亭序》《快雪时晴帖》并不能完全代表其风格。王羲之的字有着极大的张力和多变的美感,所以梁武帝萧衍评价:“右军书如龙跳天门,虎卧凤阙。”这种动静对比强烈、纵横开张的字势,可从他的狂草中看出。
图片
而后世书家,最得其真传的便是“草圣”张旭了,所以南唐后主李煜在《书评》中称“张旭得其法”。日本皇室秘藏着一部珍贵的草书法帖,名为《草书般若波罗蜜多心》经,此作落款署名王羲之,岛国称之为王羲之仅存于世的狂草。
图片
但根据我国学者推测和考证,它真正的作者应是张旭,一来书写风格与“书圣”迥然而异,再者玄奘翻译此经时,王羲之早已去世几百年了。不过,张旭在创作时一改昔日癫狂状态,以潇洒连绵的“一笔书”写就,每一个笔画都得“二王”用笔精髓,堪为一部“标准教科书”。
图片
此作法度、意趣、情感皆饱满且自然,纵逸挥笔,无丝毫的板滞,堪称“随心所欲不逾矩”,怀素跟他比就像小学生,蔡襄欣赏此帖后更是直言:“长史笔势,其妙入神,岂俗物可近哉!怀素处其侧,直有奴仆之态,况他人所可拟议?”
图片
此作全卷纵约35厘米、横约2米,总计40余行、260余字,字径大小不一,在4至8厘米之间。一经完成便被摹刻上石并拓印,是极为罕见的唐拓本,后来原帖、原石皆毁,所幸这部拓本保存了下来,曾藏于清内府,清亡后流落日本,至今未归还。
图片
此作既有王羲之草书的圆转遒劲,又有王献之露锋直入、笔势连绵,起笔爽利,露锋直下,果断干脆,收笔带出牵丝引出下一个字的起笔,或直接形成字组,构建节奏感。使转方圆兼济,节奏感强烈。
图片
结字欹侧险绝,打破平正匀称,制造视觉张力,有的字如“般”左低右高倾斜,似“危峰坠石”却稳如泰山;有的字则上下轻重不一,随势赋形。此作“以势破形”,看似打破平衡,实则通过笔画的长短、斜正构建新的结体。
图片
章法自然天成、气脉贯通,组内字势跌宕,组间留白,既显连贯又富节奏。大小悬殊,随情而变,中轴线摇曳生姿,较王羲之的平稳行气更显灵动。总得来说,这部作品笔法上用露锋与连绵释放书写的速度感;结字上,以欹侧与疏密强化视觉冲击力;章法上,凭自然气脉打破形式束缚。
图片
临习者从中可悟真正的草书之美,对于理解“法度为骨,性情为魂”以及提升腕力、笔画结字的灵活性大有裨益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